第六届全国分析哲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10年8月在山西太原山西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和哲学社会学学院共同主办。
第六届全国分析哲学学术研讨会议程
报告用时规则:
1、大会报告每人30分钟,最后讨论10分钟。特邀报告40分钟
2、分组报告每人20分钟,每场最后集中讨论20分钟。
3、研究生论坛每人10分钟,最后集中讨论20分钟。
4、请各位主持人严格控制时间。
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全天报到
2010年8月11日(星期三)上午
开幕式暨首届洪谦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9:00-9:30)
集体照相
大会报告(09:30-11:10)主持人:朱志方教授(武汉大学)
09:30-10:00 桂起权(武汉大学):从科学哲学视角看主体间性 /001
10:00-10:30 魏屹东(山西大学):语境论的自然进化观 /006
10:30-11:00 王文方(台湾阳明大学): Priest对Sorites悖论的模糊解悖方案 /011
11:00-11:10 讨论
11:10-11:20 茶歇
特邀报告(11:20-12:00)主持人:朱志方教授(武汉大学)
Ahti-Veikko Pietarinen(University of Helsinki):
The Ups and Downs of Analytic Philosophy-Its Methods, Intuitions, and Traditions /020
午餐:12: 00 — 13: 00
午休:13: 00 — 14: 00
2010年8月11日(星期三)下午
第一分会场 认识论与科学哲学
第一节(14:00-15:40)主持人:江 怡教授(北师大)
苑举正(台湾大学):Methodological Agreements between Mach and Feyerabend /027
陈 刚(华中科大):李百特试验的哲学意义 /044
孙 思(武汉大学):一个自然主义者的非自然的批判——论蒯因批判分析-综合陈述区分的合理性 /052
徐英瑾(复旦大学):再谈普兰丁格的反自然主义的进化论论证 /060
张 鹂(中国传媒大学):科学哲学新探:从磁体看人与社会的关系 /069
讨论(15:40-16:00)
茶歇(16:00-16:10)
第二节(16:10-17:50)主持人:苑举正教授(台湾大学)
吴新忠(上海交大):物理学中的几率 /084
万 丹(湖南师大):论库恩哲学中“范式”到“类词”的演变 /088
李继堂(苏州大学):从相对论到规范不变性原理:外尔和爱因斯坦之争 /095
徐 竹(中科院研究生院):转型的条件:社会因果机制与行动的规范性解释 /102
赵晓聃(山西大学):规则遵循中的意义归因与规范性 /116
讨论(17:50-18:10)
第二分会场 认知哲学与心灵哲学
第一节(14:00-15:40)主持人:郦全民教授(华东师大)
梁益堉(台湾大学):Self-Consciousness and Immunity /125
颜青山(华东师大):我知道“我疼痛”吗? /141
王华平(山东大学):Disjunctivism, Skepticism and Fideism /147
柳海涛(重庆大学):论集体意向性 /162
方环非(浙江师大):视角主义框架下可靠主义的统合 /165
讨论(56:40-16:00)
茶歇(16:00-16:10)
第二节(16:10-17:50)主持人: 陈晓平教授(华南师大)
钟 磊(密歇根大学):Can Counterfactuals Solve the Exclusion Problem /174
王晓阳(东华大学):一个温和物理主义者眼中的黑白玛丽是什么样子 /187
刘 玲(华南师大):感受质——皮尔士、刘易斯、费格尔 /193
范 莉(山西大学):“运动”概念的认知与重建 /200
王海东(云南师大):语言游戏敲醒精神分析的独断梦——论后期维特根斯坦对弗洛伊德的评判 /201
讨论(17:50-18:10)
第三分会场 逻辑哲学与语言哲学
第一节(14:00-15:40)主持人:王文方教授(阳明大学)
林景铭(台湾科技大学):高阶模糊是假问题吗? /212
吴东颖(台湾阳明大学):命题与事件类型 /215
毕富生(山西大学):亚里士多德真之符合境域下的逻辑真理及其启迪意义 /216
任 远(中山大学):指示词与直接指称理论? /221
荣立武(山东大学):归纳的非概率式辩护及其难题 /233
讨论(15:40-16:00)
茶歇(16:00-16:10)
第二节 (16:10-17:50)主持人:魏屹东教授(山西大学)
郁振华(华东师大):认识论与心理和逻辑之辩 /240
庄朝晖(厦门大学):基于对角线引理和维特根斯坦思想对于悖论的分析 /247
王 策(西安邮电学院):因果与逻辑:读维特根斯坦TLP关于因果律的命题有感 /253
王航赞(山西大学):达米特对实在论论题的语义刻画 /259
臧艳雨(广东工业大学):逻辑是文化相对的吗 /277
讨论 17:50-18:10
晚餐 18:30-20:00
研究生论坛(20:00-22:00):每人发言10分钟,最后30分钟讨论
第一组:
主持人:江 怡教授(北师大)
何朝安、张翅(复旦大学):呈现模式与命题 /473
何 睿(中山大学):特域性的进化论证与心智架构 /480
赵亮英(华南师大):斯特劳森与罗素的指称理论之比较 /485
毛家骥(西南民族大学):休谟的知觉理论 /492
樊岳红(山西大学):布鲁尔对维特根斯坦“遵守规则”理论的社会学阐释述评 /499
唐玉斌(西南大学):乔姆斯基和普特南的内在论与外在论之争 /504
付玉成(南京大学):空名难题及其解决路径 /509
罗伟玲(华南师大):假说的经验支持与理论支持之间的张力 /514
第二组:
主持人:朱 菁教授(中山大学)
陈 虹(华东师大):认知语境主义与恒定主义 /519
王增福(南京大学):经验知识的新阐释:麦克道尔对康德的超越 /527
楼 巍(浙江大学):维特根斯坦评论摩尔对怀疑主义者的反驳 /534
方红庆(厦门大学):我们的绝大多数信念都是真的吗?——戴维森的全知解释者论证 /542
谭力扬(复旦大学):科学理论诠释模式的基本框架 /550
张 灏(武汉大学):论弗雷格区分“a=a”和“a=b”失败 /561
杨小爱(山西大学):“中文屋论证”及其相关问题 /567
2010年8月12日(星期四)上午
第一分会场 认识论与科学哲学
第一节(8:30-9:50)主持人:朱志方教授(武汉大学)
唐英英(南加州大学):On the Puzzle of Imaginative Resistance /283
刘新文(中国社科院):葛梯尔例子的逻辑分析
孙冠臣(曲阜师大):海德格尔与卡尔纳普之辨 /293
田 茂(榆次进修学校):“A”与“非A”之间存在第三值吗? /301
讨论(9:50-10:10)
茶歇(10:10-10:20)
第二节(10:20-11:40)主持人:陈 刚教授(华中科大)
杨文极(陕西师大):从杜威的思维五步法到波普的证伪主义 /307
张学广(西安邮电学院):后期维特根斯坦与蒯因“认知”概念比较 /312
张 萍(东北师大):亨普尔:开放的逻辑经验主义者 /313
毕文胜(云南大学):是科学说明还是科学解释 /318
讨论(11:40-12:00)
第二分会场 认知哲学与心灵哲学
第一节(8:30-9:50)主持人:郁振华教授(华东师大)
刘全华(贡萨格大学):The Analogical Inference regarding the Problem of Other Minds /323
任会明(浙江大学):On ‘Knowing How’ /328
黄 敏(中山大学):重审Knowing-How /331
刘小涛(上海大学):KH语句的成真条件 /338
讨论(9:50-10:10)
茶歇(10:10-10:20)
第二节 (10:20-11:40)主持人:袁祖社教授(陕西师大)
刘占峰(海军工程大学):存在怎样存在 /344
周志羿(山东大学):反独断指责、得然性先验论证和行为信念融贯原则 /357
刘明海(华中师大):心灵如何存在于物理世界中:金在权的还原物理主义及其争论 /374
周文华(云南大学):无头女人幻觉:现象和论证 /381
讨论(11:40-12:00)
第三分会场 逻辑哲学与语言哲学
第一节(8:30-9:50)主持人:胡瑞娜副教授(山西大学)
冯玉珍(郑州师院):中国语言哲学方法刍议 /390
周建漳(厦门大学):历史叙述:从表现的观点看 /394
陈敬坤(山西大学):二维语义与模态问题 /401
惠继红(中山大学):必然性、先验性、分析性与二维语义理论 /406
讨论(9:50-10:10)
茶歇(10:10-10:20)
第二节(10:20-11:40)主持人:周建漳教授(厦门大学)
徐 敏(华中科技)虚构对象实在论的语义辩护 /415
杜建国(青岛大学):论真之语境分析 /424
宋 伟(湖北大学):弗雷格、Prolog与一种经验逻辑观 /431
曹剑波(厦门大学):证据主义的困境及出路 /436
讨论(11:40-12:00)
午餐:12: 00 — 13: 00
午休:13: 00 — 14: 00
2010年8月12日(星期四)下午
大会报告(14:00-16:30)主持人:桂起权教授(武汉大学)
14:00-14:30 江 怡(北师大):什么是形而上学指称 /444
14:30-15:00 朱志方(武汉大学):集体意向——一个无用的虚构 /449
15:00-15:30 朱 菁(中山大学):自然化的认识论如何处理认识论的规范性问题 /456
15:30-16:00 陈晓平(华南师大):“随附性”概念及其哲学意蕴 /457
16:00-16:30 郦全民(华东师大):心智延展与文化进化 /466
16:30-16:50 讨论
茶歇(16:50-17:00)
闭幕式(17:00-17:30)主持人:魏屹东教授(山西大学)
会议总结:朱志方教授(武汉大学);江怡教授(北师大)
|